教学科研

首页 > 学院动态 > 教学科研 > 正文

信息工程学院小学期实践课程圆满落幕 多专业特色凸显育人成效

发布时间:2025-07-14阅读数:

2025年6月30日至7月11日,信息工程学院为期两周的小学期实践课程圆满结束。本次小学期共开设9门实践课程,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,各专业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特色课程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。

本次小学期课程依托“线上+线下”模式,第一周进行线下实操授课,第二周进行线上学习认证。其中线上利用全球最火的Web开发学习平台 FreeCodeCamp(FCC),各专业根据专业特色从《响应式网页设计认证》、《JavaScript算法和数据结构(Beta)认证》等12门与专业相关的课程选择一门课程让学生进行线上学习,并获得认证证书。

除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外,部分特色课程还进行了校企合作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《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应用》、物联网工程专业的《无线传感器应用开发实践》、网络工程《智能网络综合实训》三个专业的特色课程均联合华安智能(山西)科技有限公司组建“双师团队”,采用线上学习认证与线下实操结合授课。《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应用》课程在线下依托实验室完成了智能感知(智能家居)、运动控制(平衡车)、人工智能(语音助手)等三阶递进式项目实操,硬件覆盖主流平台,融合关键技术,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。

5D838

软件工程相关专业的《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《可视化实践》课程联合山西软赢科技有限公司,共建课程模式展开教学,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协同制定授课方案,并联合授课,将企业真实实战项目融入可视化实践教学,助力学生实现从可视化理论到可视化项目实践、从校园到企业的平稳过渡,全方位强化可视化实践能力的提升。

除此之外,数字媒体专业《计算机动画》课程以“文化为魂、技术为骨、创新为翼”,通过Animate CC工具赋能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,打造“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技术含量”的数字动画实践课堂,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能力的数字媒体先锋。

此次小学期展现了学院“校企协同”深度与“线上线下融合”广度,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注入持续动力。


(信息工程学院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