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大数据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面向数字媒体技术2401班陈文洁同学家庭开展“星链·计划”首航家访活动,围绕学生成长轨迹、学业发展曲线等核心维度展开深度对话。“星链·计划”源于破解传统家校沟通中信息孤岛与教育断层的现实需求,着力打造“家庭-宿舍-学校”三维赋能平台,通过建立定期对话机制、数字共享平台及成长档案追踪系统,旨在动态追踪学生成长数据,系统化推进家校协同育人,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凝聚合力。

家校共话成长:从“内敛”到“担当”的蜕变
谈及孩子入学后的变化,陈文洁家长感慨道:“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开朗,不仅主动参与校园活动,还承担起班级事务,责任感和综合能力显著提升。”这一转变与学院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育人模式密不可分。通过第二课堂实践、学科竞赛、项目式学习等平台,学院持续激发学生潜能,帮助新生实现从“被动适应”到“主动成长”的跨越。家长特别提到:“学校丰富的竞赛资源和实践机会,让孩子在实践中找到了价值感。”



双向建言献策:共筑协同育人新桥梁
家校双方敞开心扉、互提建议。家长希望“学校与家庭形成更紧密的合力,助力孩子向更高目标发展”,学生陈文洁则建议“学校进一步倾听学生心声,师生携手优化校园建设”。对此,学院现场回应将深化“学业导师制”,联合企业共建实践平台,推动教学双向互动。值得一提的是,学院特别为家长送上定制“家校礼包”——内含展现校园风貌的明信片、记录办学理念的学校简介、承载成长期待的笔记本、融合学科特色的3D打印模型以及实用校园台历,以具象化载体传递育人初心,架起情感联结的“星链”。


锚定未来方向:阶梯式护航职业发展
针对家长关注的职业规划问题,辅导员李俞昕结合陈文洁“计划考公考研”的目标,详细介绍了学院“阶梯式成长支持体系:大一聚焦专业认知,大二强化技能竞赛,大三开展“研途助力计划”“公考训练营”专项辅导,大四对接企业实战。家长表示:“学校提供的职业导航资源和竞赛平台,让孩子对未来有了清晰规划,我们非常认可这种‘前置化’培养模式。”学院还向家长展示了学生在校学习数据,家长欣慰坦言:“孩子自律性增强,学校定期反馈学业情况,让我们心里更踏实。”

以温情筑根基:环境认可与长效共育
家长对学校环境给予高度评价:“教学设施先进,宿舍氛围温馨,学科竞赛资源丰富,为孩子创造了优质成长空间。”这得益于学校“智慧教室升级”“书院制社区建设”等工程的持续推进。活动尾声,家长激动说道:“这次家访让我们全面了解了学校的培养体系,孩子在这里成长,我们一百个放心!”

此次“星链·计划”家访活动以“一户一策”的精准沟通,开启了家校协同育人新篇章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推进“家校成长共同体”建设,通过定期家访、动态跟踪、资源互通,凝聚育人合力,为培养“专业扎实、人格健全、全面发展”的数字时代人才筑牢根基。
(撰稿:大数据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 供稿:大数据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:大数据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