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满教育

首页 > 学院动态 > 完满教育 > 正文

惜水护源,青年同行——中国水周暨世界水日主题宣传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03-28阅读数:

2024322日是第三十二届“世界水日”,3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七届“中国水周”。今年,联合国确定2024年“世界水日”主题为“Water for Peace”(以水促和平)。我国则以“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,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”为宣传主题。值此之际,晋中信息学院联合大数据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发起“惜水护源,青年同行”系列科普宣传活动,呼吁在校大学生群体关注水资源现状,践行节水理念,为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
全球水危机:一场无声的生存挑战

地球水总量庞大,约14亿立方公里。可陆地上淡水仅占地球水体总量2.53%,且多以冰川形式存在,人类易利用的河流水、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,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0.3%

水是生命之源,却也是稀缺资源。根据联合国数据,全球约22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,40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面临严重缺水。而中国作为人口大国,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,近2/3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,水污染问题更让水资源保护雪上加霜。

每一滴水的浪费,都可能成为未来危机的伏笔。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决策者和创新者,需要从认知到行动,成为节水护水的先锋队。

校园行动:科普+实践,让节水成为校园新风尚

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由来

世界水日的由来

为了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,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,1993118日,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《21世纪行动议程》中提出的建议,确定自1993年起,将每年的322日定为世界水日,以此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,加强水资源保护,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。同时,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,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。

中国水周的由来

1988年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》颁布后,水利部确定每年的7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,但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,因此从1994年开始,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322日至28日。

为响应中国水周与世界水日号召,增强全校师生对全球水资源现状和冰川保护重要性的认识,普及“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,保障我国水安全”的理念;培养全校师生节约用水、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,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水资源保护行动中;发挥学校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优势,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,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方法,特推出以下特色活动:

活动内容与时间:

1)“守护地球蓝脉:世界水日特展七日行”水资源保护知识展览(322日—328日,电信馆室外)

2)“节水创意我先行”设计大赛(325日—328日)

3)“2050水危机倒计时:今天我们如何行动”主题讲座(32612:30,毣谷·完满·场)

4)“调水大闯关:谁是超级输水指挥官?”南水北调趣味游戏(32712:30,橄榄球场)

5)“指尖上的超级工程”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复刻(32815:00,七教219

活动参与流程:

1)在电信馆室外通过KT板展览,展示全球水资源分布、我国水资源现状、冰川消融的危害、水利工程建设成就、节水技术与方法,古代水利工程(都江堰、京杭大运河)模型与智慧解析等内容。运用图片、图表、文字相结合的方式,增强展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。

2)围绕节水主题,设计具有创新性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产品、方案或创意,如节水器具、节水灌溉系统、校园节水管理方案等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节水装置(如节水龙头、雨水收集器);参赛作品需提交设计说明书,详细阐述设计思路、原理、功能和创新点等内容,并附上设计图纸或效果图(如有实物模型,可一并提交至学院辅导员处或七教219办公室)。

3)开展主题讲座,解读2025年“世界水日”和“中国水周”主题,分析全球水资源现状,重点讲解冰川保护与我国水安全的关系,以及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举措。解读《国家节水行动方案》,结合南水北调、海绵城市等案例,设问答环节。通过案例分析、数据展示等方式,让师生深刻认识水资源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。

4)“调水大闯关:谁是超级输水指挥官?”南水北调趣味游戏

环节一:U型管运水挑战

规则:每组4人,用U型塑料管搭建临时输水通道,将起点水桶中的水接力运输至终点容器

挑战点:① 管道拼接需保持连续 ② 水溢出超过1/3需返回起点重装 ③ 限时5分钟

评分:按运水量排名(水量相同则用时短者胜)

环节二:气球运水杯

规则:两人一组背靠背夹住气球,气球上放置装有水的纸杯,绕过障碍物抵达终点

挑战点:① 气球爆炸或纸杯跌落需返回起点 ② 水位低于标记线需补满 ③ 禁止用手触碰杯体

5)“指尖上的超级工程”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复刻

科普环节:

通过动态模型演示都江堰三大核心结构(鱼嘴分水堤、飞沙堰溢洪道、宝瓶口引水口)

解析“四六分水”“二八排沙”等千年治水智慧

实践环节:

材料包:彩色黏土(模拟不同地质层)、微型竹签(加固结构)、防水涂料

制作要求:

① 还原鱼嘴弧形分流形态

② 体现内江深窄、外江宽浅的河道特征

③ 飞沙堰高度不超过宝瓶口堤岸2/3

成果展示:

每组(3-4人)讲解模型设计思路

节约用水齐倡议

水,是跨越国界的生命纽带,也是代际传承的文明命脉。保护水资源、维护水环境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。在中国水周与世界水日交汇之际,让我们共同践行《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》,在生活中学习节水知识,养成节约用水、爱护水资源的好习惯,一起节约用水、合理用水!让我们以青年之名,许下守护碧水蓝天的承诺——因为每一滴水的未来,都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。

(撰稿:闫昱洁 供稿:大数据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 图片:来源于中国水利、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)